Recom

最新消息

  1. 首頁
  2. 最新消息

產業經濟新聞

2019/12/10
國揚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89倍 後市帶勁
國揚(2505)11月在「忠孝大院」入帳下,單月營收達3.25億元,較去年同期激增89.3倍;法人表示,國揚明年還有「國揚矽谷」、「早安國揚」、「南方莊園」、「翡翠森林」等四大案入帳,營運可期。
 
國揚今年前三季稅後虧損0.12億元,較去年同期虧損1.63億元收斂,每股虧損0.02元;不過第4季在總銷30億元「忠孝大院」入帳下,營運轉正,11月營收達3.25億元、年增89.3倍;累計今年前11月營收達16.14億元、年增1.5倍。國揚昨(9)日收在17.05元,上漲0.05元。
 
總銷30億元「忠孝大院」共有83戶、總銷面積約3,169坪。國揚指出,該案公司分回55%,預售時已賣出三、四成,全案已完工,目前仍有13億元可售,若後續去化順利將成為本(4)季和明年業績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52/4216058


2019/12/09
搶救少子化 明年經費大增48%
行政院籌編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,院長蘇貞昌昨召集各部會首長舉行全院審查會,主計長朱澤民提報一○九年度歲出預算逾二.一兆元,歲入預算二.○九兆元;其中,歲出預算成長居冠的是少子女化對策經費,編列四四○億元,成長幅度高達四十八%,國防預算匡列逾三五○○億元,較今年成長四.三%;不過,國防預算尚待向蔡英文總統報告,軍方正積極爭取,最後拍板金額可望再增加。
 
國防預算 尚待向總統報告拍板
 
明年支出占首位的是社福預算,逾五二○○億元,比今年增加逾三○○億元,成長六.六%;支出第二位的國防預算逾三五○○億元,比今年增加一四○億元,新增經費將用於因應募兵制的志願役人力經費,以及提升裝備妥善率的作業維護費。不過,國防部昨並未提報明年武器採購需求,蘇揆將另行向蔡總統簡報,由於總統重視台灣的防衛能力,明年國防經費可望再增加,至少成長四.三%。
 
社福預算逾5200億 支出首位
 
由衛福部、教育部等部會編列的少子女化對策經費達四四○億元,增加一四○億元,比今年大增四十八%,主要用於政府發放育兒津貼鼓勵國人生育,以及廣設公共化幼兒園與對私幼公共化的補助。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‧尤達卡(Kolas Yotaka)表示,當前少子化是國安問題,政府鼓勵國人生育。
 
Kolas表示,政府嚴守財政紀律,編列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,歲入達二.○九兆元、成長五.三%,歲出二.一兆元、成長五.二%,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整體差短控制在二○○○億元以內。增加的歲出經費主要用於擴大公共建設、提升科技發展、落實社會福利、教育政策與強化國防等施政重點。
 
明年教育經費編列逾三○○○億元,比今年增加三.九%;科技經費編列九九○億元,成長四.七%;公共建設編列逾一六○○億元,成長二.六%;文化預算編列二九一億元,成長一.三%。政院並撥補勞保基金二○○億元,將年改節省的經費挹注軍公教退撫基金一五○億元,並對地方一般性及專案補助編列一七○○億元,增加五.六%。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預定八月十五日提報行政院院會通過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politics/paper/1306265




2019/12/08
桃園航空城計畫正式啟動 打造智慧機場城市典範
文╱黃竹君】桃園航空城公司上月20日在台北諾富特華航機場桃園飯店盛大舉辦「機場經濟學,智慧航空城」航空城論壇,邀請ICF代表及來自各國的產官學研代表同台交流。桃園市長鄭文燦致詞時與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、航空城董事長王義川、ICF創辦人兼主席 John Jung、桃園機場公司董事長王明德共同宣布,「航空城計畫,正式啟動!」

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,任何一個城市發展都需要智慧城市的經驗,桃園願意在智慧城市的發展上跟全世界交流,發展更綠能更有效率的智慧城市,也希望未來航空城計畫將成為亞洲典範。


亞洲最大航空城計畫

桃園航空城為亞洲最大的航空城建設計畫,總投資金額預計超過5000億元,是智慧城市結合機場與周邊建設軟硬體、綠建築、智慧宅等示範區的最佳實踐場域,透過桃園機場帶動城市進步,推動航太產業及維修、物流服務、會展中心、生物技術、綠色能源、雲端科技等產業發展;另也將透過桃園產業特性打造新創、物聯網、電子商務、休閒觀光、文創產業、交通運輸、教育文化等重點產業,讓桃園成為實踐桃園機場經濟學的智慧城市示範場域。

明年為實質開發元年

鄭文燦強調,「2020年是航空城實質開發的元年,預定明年下半年興建創新研發中心,歡迎各種國際會議和創新產業駐點。」桃園市在今年「智慧城市論壇」(ICF)紐約全球高峰會中,以「無限學習」為主題,擊敗芝加哥等對手,得到世界第一智慧城市首獎(TOP 1)。

參考資料:
https://home.appledaily.com.tw/article/index/20191207/38515246/news/%E6%A1%83%E5%9C%92%E8%88%AA%E7%A9%BA%E5%9F%8E%E8%A8%88%E7%95%AB%E6%AD%A3%E5%BC%8F%E5%95%9F%E5%8B%95%E6%89%93%E9%80%A0%E6%99%BA%E6%85%A7%E6%A9%9F%E5%A0%B4%E5%9F%8E%E5%B8%82%E5%85%B8%E7%AF%84



2019/12/07
三大因素左右明年景氣 財政政策將成支撐經濟動能關鍵
2019 剩下不到一個月,外資法人認為,明年包括美中貿易、英國脫歐與氣候災害讓明年經濟成長動能趨緩,只靠全球央行貨幣寬鬆政策無法解決問題,必須搭配財政政策助攻,刺激消費者與企業信心。
 
NN 投資夥伴投資長鈕浩森 (Valentijn van Nieuwenhuijzen) 表示,明年經濟成長率將持續放緩,所幸放緩速度逐漸改善,但考量企業信心仍受不確定性與政治風險影響,導致製造業的資本支出依然疲弱,儘管央行量化寬鬆有助於刺激經濟成長,但不能單靠央行的貨幣政策,還要結合財政刺激措施。
 
在投資標的部分,股市方面,鈕浩森指出,非美股票市場正在復甦,包括歐股與日股的風險溢酬皆高於美股,歐洲央行的分層存款利率政策以及 TLTRO 支撐歐元區的經濟並刺激利率上揚,且歐元區的經濟狀況其實優於市場想像。
 
另外,日股則在結構改善方面進展神速,日本企業聚焦在提升股東價值,包含買回庫藏股、發放股息、並改善交叉持股的問題。
 
鈕浩森表示,在負利率環境下,追求收益的資金預期將繼續流入新興市場,且新興債市的受惠程度可望大於新興股市,由於全球寬鬆貨幣政策對新興債券的流動性提供極大的助益,加上新興市場通膨數據良好,預估新興市場各國央行仍有寬鬆貨幣政策的空間以刺激經濟增長。
 
另外,在大宗商品與房地產方面,鈕浩森表示,大宗商品市場將因為需求下降而遭遇逆風,需求疲弱主要是受到中美持續的緊張關係以及政治風險,例如美國對伊朗、委內瑞拉及俄羅斯的制裁。
 
在供給方面,美元續強使製造商的成本降低,進而增加供給,預估石油輸出國組織將持續擴大與深化減產協議至 2020 年底,短期之內將提供油價支撐點。
 
整體而言,2020 年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率預估仍將低於 5%,主要受到保護主義以及全球化趨勢減弱影響,中美貿易的不確定性也讓製造業和大宗商品業不願增加的資本支出,但新興市場的經濟改善情況將可望優於成熟市場。
 
 
資料來源:https://fnc.ebc.net.tw/FncNews/headline/108431


2019/12/06
選前大開建設支票 民眾不會獲益
有別於前兩回大選房市話題熱議,這一次的中央大選,不論民間還是官方,對居住議題的討論都不太熱衷,尤其是地產業者,今年對選舉的態度更是一反常態毫不在乎。
 
過往業者每逢選舉,總會在推案時程上予以迴避,理由除了選舉白熱化會淡化房市的宣傳效果外,另一個原因則是居住議題以往都是選將主要的攻防題材之一,這時業者若不懂得低調,難免會被輿論的流彈掃到。因此往年的選舉熱戰期,通常是房市的冷淡期,但今年卻不是那麼一回事。
 
跟之前相比,今年業者迴避選舉的動作不大,大多數業者都依照原本的步伐推案,彷彿明年年初的選舉不存在一樣。住展房屋網企研室深究認為,業者這回之所以會展現跟昔日截然不同的樣態,不僅與當前政壇對居住議題冷處理有關,也跟今年選前政客瘋狂大灑幣脫不了干係。
 
今年以來,有很多過去地方爭取很久卻沒能過關的建設項目,在選前都得到中央的允諾,部分建設項目甚至連詳細的建設計畫、研究報告都沒有,也尚未進行任何的審查程序,就獲得中央點頭,讓人不禁對選舉的魔幻力量大呼神奇。
 
中央對於地方建設敞開大門,雖然讓當地民眾喜出望外,但選在選前派送利多,且部分建設又未經周詳評估,難免讓人對建設的必要性及目的性產生質疑。畢竟我國開發程度已高,除少數偏鄉外,多數地區的建設程度已堪稱完善,因此官方有沒有必要急於在公共建設上砸大錢?確實引發諸多疑慮。
 
況且有些建設在程序方面尚未完備,就獲得中央首肯,未來能否落實仍是未知數;假如開出的建設支票淪為芭樂票,形同失信於民。更要不得的是,這些建設已經被房地產業者拿來當成炒作話題,倘若支票沒能兌現,民眾不僅享受不到建設紅利,還得背負政客虛晃一招造成的房價上漲罪孽。因此面對政客選前大灑幣,國人應當哀矜勿喜,別太認真看待選舉紅包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21/4205438?from=ednappsharing


2019/12/05
2020景氣樂觀 張建一:明年比今年好
「“2020” 是一個漂亮的數字,在場每個人都沒有經歷過 1010,也等不到3030,2020是個可以好好掌握的一年!」,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在工商時報主辦的《2020年投資趨勢論壇》上,以自創名句剖析對於2020景氣的樂觀看法,他並強調,台灣正在轉抉點上,明年比今年更好,未來3年是台灣重要時機。
 
張建一表示,自1997年至今,全世界歷經許多重大危機,可是全球經濟仍然沒有垮掉,他的分析是因為這段期間的經濟擴張,主要由供給面的服務創新所帶動的消費需求所趨動。2020年起,如果美國大型與其他國家的服務創新公司能夠掌握5G、AI、IOT等新技術與新型態服務的創新應用,美國與全球經濟將可望在數位經濟趨勢下持續成長。
 
對於當前情勢,也就是自2018年起的中美貿易戰,張建一認為,將會是一個不知持續多久、且可能結構性改變過去全球透過商品貿易帶動經濟成長的模式,到目前為止,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主要侷限於製造業,實際上,通訊技術提升和數位化發展,幫助「服務貿易」在過去10年間,大幅拉近與商品貿易的差距,美國原本為了解決貿易赤字而大打貿易戰,美國背後很強勢的服務創新,會接手明年的關稅爭端,改打服務貿易、技術專利等。
 
張建一強調,服務貿易會是未來全球經濟成長的機會,大家手機上的諸多APP、LINE社群、遊戲都是服務消費,是手機衍生出來的創新需求,2020年美國大型科技業與其他國家的服務創新公司,在掌握5G、AI、IOT等等創新消費下, 一定會帶動硬體需求,這正是台灣的機會。
 
「時機點對台灣是有利的」,張建一指出,台商回流超過7000億元會落實投資,未來3年是台灣重要時機,供應鏈是幾百家企業,現在隨著外在環境而改變據點和佈局,在台灣形成高附加價值的製造業,把握下一波關鍵的服務創新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ctee.com.tw/news/tech/184317.html


2019/12/04
三陽重機熱銷 業績爆發
三陽工業(2206)重機搶市,訂單爆大量,原本預估單月銷售500台的「DRG龍」接單竟超過5,000台,爆量十倍以上,三陽全面趕工因應,預期今年第4季業績亮眼。
三陽上市約一個月的高階車款DRG「龍」158cc,上市前原先預估單月銷售量約在500台上下,但上市一個月接單卻達到5,000台,由於接單爆量超出原先預期,竟然呈供不應求的局面,此外另一款全新雙缸旗艦重機Maxsym TL售價28.8萬元,接單也達到2,000台。
 
今年三陽機車原本市占率位居第三,不只拉近與YAMAHA的市占距離,甚至多次單月超越YAMAHA的銷售,再加上高價車款與重型機車銷售比重拉高,顯元三陽在經營權穩定後,公司全面擴展版圖的決心。
 
由於這兩款車都屬於高階重機,對於三陽的營收與獲利都有重要助益,此外高階車款熱賣也顯示消費者對於三陽SYM品牌的信任度提高,也有助於未來三陽公司新車款的銷售,在年底這一波電動機車購買潮中異軍突起,有效彌補被電動機車擠壓的市場份額。
 
另外,年終的電動機車熱潮中,中華車的充電式電動機車emoving也不落人後,由於emoving主打充電模式,並且是中華車首款大馬力電動機車,對於都市外圍或是商務用途的物流業者都極具吸引力,在使用的成本上優於換電式的電動機車,這也讓中華車機的口碑行銷獲得成果。
 
中華車指出,emoving在上市之後,仰賴使用者的經驗傳遞,銷售逐月成長。此外中華車並透過共享方式,進入馬祖市場,初期配 100台emoving,到馬祖的遊客可以騎emoving遊馬祖,也成為讓更多人了解emoving的途徑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52/4201196


2019/12/04
成功創業歸故里 18家新創團隊 用科技點亮城鄉
近年來返鄉創業熱潮興起,2019年東方線上針對台灣25歲至40歲民眾進行調查,若可以自由選擇,超過三成受訪者希望留在家鄉工作,為協助青年返鄉創業,經濟部工業局辦理「創業歸故里」競賽,號召各地新創好手,運用智慧科技返鄉創業,經過半年努力,促成了18家新創團隊成功落地設立公司,提供創新服務解決在地問題。
 
有別於一般創業競賽,創業歸故里特別強化在地連結,由經濟部工業局透過「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」,成功與全台包含基隆、新北、桃園、新竹、苗栗、臺中、彰化、南投、雲林、嘉義、臺南及臺東等12個縣市政府合作,由地方政府點出在地迫切需解決的議題,並指定優先場域,例如人口外移較為嚴重的偏鄉區域,希望新創團隊活化當地特色產業,促進在地創生。
 
這項「帶動科技新創返鄉創業」的倡議,獲得許多企業界的支持,包括運籌網通彭麗蓁董事長、全球品牌管理協會陳春山理事長、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顏郁芳會計師等業界重量級人物,都願意加入實戰導師群的行列,為團隊提供一對一輔導諮詢,共計安排了24場工作坊,投入業師63人次,經過126次輔導,協助團隊淬鍊出成熟的解決方案。
 
本競賽從108年3月份起跑,吸引全台103個團隊報名,這些團隊分別透過VR、AR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生物科技、循環經濟等技術,解決當地觀光、農業、商業、警政等地方需求,團隊們歷經為期半年的努力,最終由竹科返鄉創業的夫妻檔「奇步應用」抱走首獎新台幣300萬元商業驗證金。
 
「奇步應用」的創辦人謝宜伶原先在竹科工作,帶著軟體開發的技術,回到故鄉彰化和美,改善在地古蹟、老店與美食文化逐漸沒落的狀況。他們用Chatbot聊天機器人開發行動觀光小幫手,結合AR技術,設計挑戰小遊戲讓遊客體驗古蹟舊貌,透過iBeacon微定位服務整合在地商家景點,建立了一套成熟的運作與分潤機制,成功活化彰化和美小鎮的觀光商機。
 
首屆創業歸故里競賽,成功促成18個新創團隊落腳在地,未來將持續與更多縣市政府合作,並透過數據分析與服務整合,協助新創團隊將智慧城鄉應用,擴展到台灣更多角落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91202000325-260210?chdtv


2019/11/30
哄抬實價花招多 購屋小心誤判行情
 
 
2019/11/30文/記者葉思含內政部實價登錄已成民眾購屋前的行情判斷指標,然而不少登錄不實問題層出不窮,常讓購屋族詬病,過去實登造假時有所聞,最多僅罰款,日前嘉義出現因實價登錄刊載不實而吃上官司的案例,買賣雙方以1600萬元成交、要求3200萬元登錄,雙方皆被判處拘役,引起市場討論。房市專家也公開建商送裝潢、送車位等抬高實價登錄手法,購屋族應多留意,避免因特殊交易價格而誤判行情。
 
實價登錄上路多年,然而申報不實時有所聞,台灣房屋加盟事業總部法務協理游璿樺表示,依現行法買方、地政士或不動產經紀業者應於買賣案件辦完所有權移轉登記30日內,向主管機關申報登錄土地及建物成交案件實際資訊,違反將處以3~15萬元罰鍰。
 
實價登錄申報造假 當心觸法判刑
許多民眾認為登錄不實被抓頂多罰款沒有刑責,然而作價與虛偽實登則恐觸犯偽造私文書罪、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、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、普通詐欺罪等,最高可處3~5年以下有期徒刑,不可僥倖。為度絕此一歪風,游璿樺透露,內政部現已修法,爾後將由買賣雙方於訂定買賣契約之日起30日共同申報,若違反登錄價格資訊不實者,將共同裁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、15萬元以下罰鍰。
 
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,目前政府實價登錄2.0缺失,大致可以分為「門牌未揭露」、「預售屋未即時登錄」與「作價問題難防範」等3類。首先,以「門牌未揭露」來說,目前實價登錄以「區段化、去識別化」的方式來呈現,對需要獲得資訊的消費者而言,只能看出一個「建物門牌號碼區間值」,一般人難以辨識或比對物件,這些模糊空間反而讓有心業者能夠上下其手。
 
其次,以「預售屋未即時登錄」來說,依實價登錄現制,預售屋若是建設公司自建自售,不需要進行實價登錄,若是交由代銷業者銷售,也只需在「委託代銷契約終止後30日內」將建案整批申報。但契約終止時可能離開始預售已有2~3年時間,購屋者在這段時間完全無法得知預售屋的實價登錄價格,更有些業者會將一些高價戶提前登錄,製造房價虛高假象。實價登錄缺失 作價問題難防範
「作價問題難防範」更是目前市場積極討論的問題,陳傑鳴指出,目前常見的作價手法有:第1,透過裝潢費用、送家電或低報車位價格將交易單價墊高;第2,將區域內景觀、高樓層戶或區位條件比較好的高價登錄物件價格作為開價依據,塑造高房價的假象;第3,建商以子公司或人頭方式高價購買,拉高整棟建案的房價水準;第4,僅登錄成交單價高的戶別,而低單價成交戶則是延後登錄等,都容易使得消費者看到虛假價格而受騙。
 
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舉例,市況持續下跌時,民眾跟建商買房,很常碰到送裝潢、家電及傢俱的「固價」方式,原本市價由1700萬跌到只剩下1500萬,建商為了拉抬價格到期望的1700萬,往往會用送家電、裝潢的方式來補足,甚至讓民眾拿發票來退這200萬,如此一來,建商便可以不讓價格跌下來,是業界常見的固價手法。建商送裝潢家電 塑造高房價假象
另外,還有另一種方式是用「停車位價格」來作價,假設有一間35坪的房子,每坪50萬,車位的單價則是200萬元,這樣算起來總價約是1950萬,但建商可能在實價登錄上將車位的單價從原本的200萬調整至100萬,而房子本身扣除停車位後的價格就變成1850萬,以此計算,每坪單價就從35萬拉高到52.86萬元。
 
對於民眾來說,該如何破解買到作價社區,陳傑鳴分析,民眾若買中古屋,可上實價登錄網站參考同社區價格,並把近1~2年的社區行情列出,切記不要只看「最近成交價」,以免追高價被套牢;若購買的是新成屋,在無同社區實價揭露資訊下,購買前可先蒐集附近的社區行情,以屋齡、樓層或坪數接近的標的作為優先參考依據。另外,參考實價資料時還需要注意每筆資料的「交易明細」欄位,確認有無特殊交易情形,避免因特殊交易價格而誤判行情。資料來源:https://estate.ltn.com.tw/article/8672


2019/11/30
停業1個月 鄭欽天15億買華王飯店
2019/11/30 工商時報 蔡惠芳 、 林憲祥 、高雄興富發集團看好南台灣房市,大手筆出手「獵樓」,29日傳出興富發集團大股東砸下15.1億元,買下高雄地標「華王飯店」。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、華王飯店29日都證實此一消息,鄭欽天表示,看好高雄房市,計畫未來改建為景觀住宅。
 
鄭欽天指出,他和興富發集團多年來一直很看好高雄房市需求,旗下各公司多年來也陸續在高雄購地、卡位。他昨日表示,這項交易案是以他個人資金15.1億買下,並不是興富發建設,也不是關係企業潤隆建設;至於購買標的物是「華王飯店」股權,未來計畫拆除改建為景觀住宅大樓,並非繼續經營飯店。
 
成立於1968年、屬於高雄大統集團的華王大飯店,受陸客不來、整體大環境景氣不佳、新飯店加入競爭及租金過高等因素衝擊,8月下旬突然宣布自11月1日起停止營業。但停業後不到一個月,隨即傳出即將轉手的訊息,震撼高飯店與地產界。
 
不過鄭欽天表示,他還需要進一步瞭解公司的淨值和細節。興富發集團人士則透露,收購華王飯店股權一案,目前是先簽意向書,不算是正式完成交易。由此也可推論,這項交易案還是進行式,預計明年1月可望明朗,但也顯示興富發集團持續加碼卡位高雄。
 
興富發副總廖昭雄表示,興富發集團積極押寶高雄,預計2020年推案量更有七成新案會聚焦高雄。廖昭雄表示,興富發集團近幾年陸續在高雄至少購地2、300億元,還在今年中開出集團第一座購物商場「悅誠廣場」,並動工興建Hyatt Regency飯店,今年也在高雄推出逾160億新案,包括「CBD經貿中心」、「博愛京棧」、「美樹大悅」、「愛情河左岸」等四案。
 
廖昭雄表示,興富發建設預計2020年在高雄再推出「中都一」、「中都三」、「福山段」、「博孝億記」和「華人桂冠」五筆新案,總銷金額近380億元,南台灣會是集團明年最重要的戰區。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91130000253-260202?chdtv
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
目錄

  • 房地產新聞
  • 產業經濟新聞
  • 區域相關新聞
  • 園區快訊
  • 公司訊息